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

专题专栏

健康“邕”护 | 伍娴:突发性耳聋,及早治疗是关键

发布时间:2024-08-12来源:护理部编辑:浏览:

分享到:

编者按: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,宣传健康科学护理知识,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(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)于2024年1月起推出护理科普栏目《健康“邕”护》,将健康领域的科学知识、科学方法、科学精神向公众进行普及传播,推动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,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。

今天推出第20期《 伍娴:突发性耳聋,及早治疗是关键 》

640.png

突发性耳聋,作为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,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其病因复杂,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挑战。然而,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,我们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。今天,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护理专家就来带大家认识——突发性耳聋。

01.什么是突发性耳聋

突发性耳聋是72h内突然发生的(数分钟、小时、三天以内)、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,或转健侧耳听力下降≥20dBHL。

640.jpg

02.病因及类别

病 因

突发性聋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,但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。其中,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、循环障碍、自身免疫以及膜迷路破裂等学说。

此外,肿瘤因素、药物性损害、免疫因素、耳朵本身病变以及血管因素等也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。

类 别

低频下降型:一般伴有耳闷,低频耳鸣,反复波动。

平坦下降型:所有声音听不清,相对比较轻。

高频下降型:高分贝的声音听不到,明明在安静环境下却感觉听不清对方说话。

全聋型:所有声音都听不见,相对比较严重。

03.症状及带来的危害

症状

突发性耳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,可伴有耳鸣、耳堵塞感、眩晕或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。其中,耳聋发生突然,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。耳鸣可为始发症状,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。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,多为旋转性眩晕,伴恶心、呕吐。

突发性耳聋的危害

1.生产力丧失;

2.沟通障碍;

3.社交退缩;

4.生活质量下降;

5.抑郁痴呆。

640 (1).jpg

04.治疗方法

及早治疗,及早恢复健康,延误时机会造成病情恶化!症状发生后,1-2周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,治愈率高;超1-3个月时间治疗效果次之,有治愈可能;超过3个月还不治疗,治愈率较低,日后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了。

药物治疗

建议在急性发作期(3周以内)采用糖皮质激素结合血液流变学治疗。激素治疗首先建议全身给药,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,包括鼓室内注射和耳后给药。

辅助治疗

高压氧治疗(由医生评估)。

日常护理

1.保证充足的休息,保持心情舒畅,解除思想顾虑,积极配合治疗。

2.清淡低盐饮食。

3.按医嘱静脉用药10-14天为一疗程,自我观察有无头晕,头痛,腹部不适等药物反应。

4.如有头晕时,可适当活动,加强前庭功能锻炼,活动时注意防止跌倒,遵循防跌倒“三部曲”:起床时先平卧30秒,站立时先坐30秒,行走时先站30秒,确定没有头晕再行走,要求有人陪同,动作宜慢,扶着床沿和扶手走路,以防跌倒。

5.定时进行听力检查,监测听力变化,如有耳鸣加重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向医护人员反应。

05.如何预防

(1)虽然突发耳聋的具体原因难以完全避免,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降低发病风险。这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、饮食均衡、加强锻炼、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等。此外,注意身体保健、避免长期接触噪声、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等,也是预防突发性耳聋的重要措施。

(2)除了预防措施外,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些有益的生活习惯。例如,定期进行听力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;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;在参加噪音较大的活动时佩戴耳塞等防护设备。

640 (2).jpg

(3)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应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健康改善。这包括定期监测听力状况、遵守医嘱用药、保持良好的心态等。此外,患者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,提高自我护理能力,更好地应对突发耳聋带来的挑战。

(4)突发耳聋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。面对这种情况,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,如与家人、朋友沟通分享、参加心理辅导等。同时,通过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,如瑜伽、冥想等,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
总的来说,突发性耳聋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听力损失疾病。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尽快就医,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,也有助于预防突发性耳聋的发生。

护理专家名片

640 (1).jpg 

伍 娴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,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专科护士。

从事耳鼻咽喉头颈护理16年,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。主持卫健委自筹课题1项、院内青年基金课题1项 ,参与科研课题 2项,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,授权专利1项。(来源:护理部)


返回顶部